
文:台灣障礙女性平權連線
近來新聞報導在新竹的婦人過世遭老鼠啃食的遺憾消息,不但讓大眾關注到在社會某處的貧窮、社會安全網絡的照顧支持、社區居住支持缺乏等議題。
然而近期的相關新聞內容以及網友留言中,多處提及「不應該讓障礙者生育」、「不要製造社會問題」等言論,都不斷再強調、複製和加深社會對障礙者的刻板印象。
障礙者一直以來被緊緊冠上「負擔」、「疾病」等標籤,尤其以醫療模式的觀點下,障礙者的人生目標被定義志在「治癒」和「照顧」、「去除障礙」和「隔離障礙」,不希望障礙在社會中作為每個人身體狀態多樣性光譜的一部分,間接的將障礙家庭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怪罪在障礙者本身的樣貌,也否定障礙者生存在世界上的意義。
社會拒絕障礙者的出生,使得障礙女性的生育被視為會製造出更多社會麻煩,因此直至今日在法律合法的壓迫下,許多年輕的障礙女性仍在非自願的情況下,被勸說結紮及墮胎,強行剝奪身為女性對自己身體和生育的自主權。
今天是38婦女節,這個節日不但提醒大家性別平等的重要性,透過宣揚女性在各領域的成就與貢獻,讓每個女性都可以正向看待不同樣貌的自己,更在今日讓許多婦女因著前人的努力提升教育權、就業權,並對自己的婚姻、身體、生育有較多的自主權。當女權放在障礙女性身上,我們又是如何看待?
每個存在於這個社會上的人皆有平等的權利,這是所有人權運動共有的精神理念。
我們必須提醒,透過環境上的共融、共通性,以及對於不同人各別需求的支持,一個有著障礙樣貌的女性也應當保有對自己身體狀態、生育,以及作為母親的自主權利。